Curate
Century:2121
Zuirens Living Moment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Article
在《東西門》後,張方禹和楊英風美術館合作實驗的第二件雕塑是充滿東方意象的知名作品 ——《鳳凰來儀》。從作品名稱到造型,皆與極具現代主義外觀,線條俐落剛硬的《東西門》全然不同,《鳳凰來儀》以數條行雲流水柔軟又蜿蜒的曲線,勾勒出鳳凰展翅飛天的形象,充滿著傳統中華文化的美感;而這樣的美感也與張方禹先前以雷射光束所形構,科技及西方圖像式的創作在美學上分別處於各自的脈絡上,也因此《鳳凰來儀》雷射實驗的過程更具有挑戰性。   (楊英風,《鳳凰來儀(二)》,1971)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初次在楊美館進行《鳳凰來儀》的實驗,楊奉琛之子楊駿嘗試使用多種透光性的物件置放在雷射光束前,高功率光束通過不同物件反射折射出不同紋理的光線 —— 以此向當初也用同樣方式探索雷射藝術可能性的楊奉琛致敬,仿佛儀式一般,為《鳳凰來儀》的雷射創作實驗作為開端,昭告著雷射藝術延續至當代的傳承。    (楊駿與《鳳凰來儀(二)》)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在楊駿的材質實驗後,張方禹選擇了以纖細沈靜的雷射光束,緩緩地沿著構成鳳凰的片狀不鏽鋼邊緣移動著,光線在黑暗中宛如兀自有了生命的筆尖,隨著金屬打造的蜿蜒曲線,重新描繪著一只隱身於黑暗當中的光之鳳凰。    (楊英風,《鳳凰來儀(二)》,1971)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和初次實驗以鳳凰雕塑主體造型為核心不同,第二次《鳳凰來儀》的實驗則是將乘裝著鳳凰雕塑本身的「空間」也納入實驗創作的一環。張方禹測試著不同路徑、顏色,甚或閃爍不同頻率的雷射光束,偶爾以煙霧改變光線在空間中的質地。位於楊美館白盒子內,純白色的牆三面圍繞著鳳凰雕塑,雷射隨鳳凰雕塑鏡面不鏽鋼材質的特性,反射出強烈紛雜的光線,並將白牆染上了各種質地和深淺不一的絢麗色彩,正面朝佇立於三面牆中心的鳳凰望去,就像觀看著一幅以鳳凰為主體並不斷轉變面貌的畫像一般,也猶如一場靜謐又激烈的光之劇場。    (楊英風,《鳳凰來儀(二)》,1971)Shot by  楊駿最後一次的實驗,以楊駿的角度來詮釋雷射藝術,張方禹共同協力。楊駿以點狀的雷射光點散佈在鳳凰雕塑的主體,並以不同色彩的雷射光束變化點綴,並運用煙霧降低雷射光線的銳利感,讓鳳凰呈現童趣的奇幻風格。    (楊英風,《鳳凰來儀(二)》,1971)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鳳凰來儀》的實驗突破了雷射創作過往偏向冷峻、全然當代西方審美的印象,在傳統中華美學和科技藝術中取得平衡,同時也接續了雷射藝術創作在當代的新篇章。    (楊英風,《鳳凰來儀(二)》,1971)Shot by  楊駿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Article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雷射實驗俱樂部的初次測試,楊英風美術館王維妮館長以及楊奉琛之子楊駿,帶著等比縮小版的《東西門》一同來訪張方禹的工作室,於是張方禹的雷射創作與楊英風的雕塑作品,這場在台北夏末秋初夜晚的跨世代的會面中,首次開啟了「光」與「不鏽鋼」—— 兩種物質特性迥異的創作媒材進行對話。  (楊英風,《東西門》微型尺寸,1973)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微型星雲 (2023/10/6)張方禹選用《東西門》展開第一次的實驗,微型尺寸(22x22x14 cm)的《東西門》在強烈雷射光束照耀下,將不同色彩的光線反射到白色的牆面上。因為模型尺寸較小,光束反射到牆面後轉變為各種形狀、邊緣模糊的團塊,七彩星雲般的夢幻光影漫散在工作室空間內,光的視覺質地鬆散柔和。在實驗的同時,聽著館長和楊駿在一旁,從回憶中撿拾片段的畫面,殷切地介紹楊英風的作品,以及楊奉琛從前的雷射實驗,一面望著《東西門》在黑暗裡經由雷射光束照射,讓整個工作室籠罩著超現實氣息。  (楊英風,《東西門》微型尺寸,1973)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陰陽東西門  (2023/10/30)而再次以《東西門》為雷射創作實驗,張方禹則親訪位於重慶南路上的楊美館,在楊駿和館長協助下,使用體積略大的《東西門》複製雕塑(70x70x40 cm)。由於雕塑量體較初次實驗時大一點,雷射光束勾勒著《東西門》邊線時,在後方牆面上同時也出現另一座黑色暗影形成的東西門。一明一暗、一虛一實的《東西門》相互交疊,呼應著「光」與「不鏽鋼」兩種媒材的極端屬性 —— 沒有實體沒有重量的「雷射」對比著極具重量的「雕塑」,在這次實驗以空間中所浮現的《東西門》影像,詩意地體現了媒材間的差異性。  (楊英風,《東西門》複製雕塑,1973)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光的運動  (2023/11/30)第三次與《東西門》的共同實驗,張方禹將實驗的重點放在光的造型與東西門主體結構間的可能性。和第二次實驗使用光束勾勒雕塑構成輪廓的簡約線條相較,第三次同時出現了點、線、幾何圖像散佈在《東西門》正面,並以極富節奏韻律的運動方式在雕塑及牆面上躍動,充滿音樂性的雷射光束與《東西門》現代主義美學風格的沈靜線條之間,激盪出衝突與和諧並置的媒材張力。 (張方禹 x《東西門》雷射實驗過程)Shot by Peter Cheng 擴增感官幾次實驗中,「差異」也使得兩種材質間的結合,激發「物」之間新的美感秩序;不鏽鋼雕塑冰冷光潔的鏡面,在雷射光束高功率能量的照射下,彷彿鍍上一層暫時性的科技感顏料,雕塑原有的反射特性加上高功率光線,改變了雕塑既有的空間佈署,重新召喚並擴增感官的經驗,讓「光」拓展了更多感官的可能性。  (楊英風,《東西門》複製雕塑,1973)Shot by Ray Zhao iamyanzifans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Article
媒體藝術家張方禹自 2006 年 開始以 VJ 的角色進行視覺創作,大學時期和夥伴們組織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團體,並開創線上雜誌《Zuirens 燧人氏》推廣相關資訊與文化發展。2016 年的作品《白靄林 Void Jungle》應用了大量的光束電腦燈,形塑實體光結構(Solid Light Structure)的創作脈絡,之後更專注在雷射光媒材的實驗並大量應用在音像藝術與表演藝術領域。也正是因為「雷射」,而和楊英風、楊奉琛這兩位早期的前輩藝術家有了連結與對話的機會。同樣身為藝術家的張方禹,選擇了《東西門》與《鳳凰來儀》兩件經典雕塑系列,將悉心思考設計過的雷射映射在雕塑上,透過跨越世代的合作,賦予彼此的創作一副嶄新的面貌。(張方禹,《白靄林 Void Jungle》,2016)虛與實的交會點雷射在當代藝術領域通常被視為為科技藝術的媒材,透過儀器以及精準的程式運算,在黑暗空間內不斷變化重組高功率光線,閃爍著璀璨卻短暫的人造光源,和給予人傳統並具備工匠技藝、能永恆存在且伸手可及的雕塑創作,不管在美學和形式上似乎在截然不同的路徑上。然而身為雕塑家的楊英風和楊奉琛在雕塑創作之外,也嘗試使用「雷射」來進行創作。掌握了雕塑的「實」與雷射的「虛」,兩種完全相反的物質特性來呈現藝術,展現出先鋒藝術創作者對於開發新媒材的企圖心。(張方禹,《遊林驚夢 Hagay Dreaming》台灣雙年展版,2022)光與雕塑的對話在楊英風眾多的雕塑作品中為何選擇《東西門》和《鳳凰來儀》? 張方禹表示,自己的雷射作品在視覺上多以幾何圖形展現簡練的美感,從早期的作品,到 2023 年寶藏巖光節展出的作品《環》,與《東西門》的圓型雕塑在視覺結構上便有著呼應之處;矗立中山北路台北銀行總行前《鳳凰來儀》則是銘刻於張方禹童年記憶中的一件作品。而這些作品的材質皆是鏡面不鏽鋼,適合光線的反射、折射,擴增雕塑作品的量體和觀察的方法。(張方禹,「Pure G x FINAL New Year's Eve」,2022)合作與期許:「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雷射實驗俱樂部」首波選擇與楊英風美術館共同合作,除了向先鋒藝術家表達將雷射引入台灣藝術圈敬意外,也期望延續楊奉琛對雷射的「實驗」精神,持續探索以高功率發光媒材為創作主體的多元可能性。(楊英風,《東西門》,1973)
Article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
雷射起源及合作契機合作的契機源於對楊英風教授的深切致敬,一位在藝術與科技交匯處綻放的巨匠。在雷射藝術的領域,楊英風是台灣的開拓者,楊英風擔任「日本雷射普及委員會」是當時唯一的一位外籍委員。楊英風於1978年與長子楊奉琛共同成立「大漢雷射科藝研究社」並與時任清華大學校長毛高文先生、時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陳奇祿主任委員兩位專家商研,構思籌備成立發起「中華民國雷射科藝推廣協會」,以集合眾人的智慧與力量,共同研究推廣發展雷射的知識與運用,引領台灣進入了雷射藝術的嶄新時代。雷射藝術的啟發:楊英風初次感受雷射藝術的魅力是在1978年的年初日本雷射表演中心。他對雷射光的描述如詩如畫,形容雷射光的掃射如同畫筆,在空中編織出千奇百變的圖案。他深受雷射音樂表演的啟發,迫切希望將這項科技藝術引進台灣。雷射普及的努力:楊英風回國後,積極倡導雷射的應用和研究。在80年代,慶齡工業發展基金會與國立台灣大學合設的慶齡工業研究中心,在台大機械系胡錦標教授的帶領下,成立了「非破壞檢測及力學實驗室」,楊奉琛也進入慶齡工業研究中心進行三年的雷射在科學與藝術上的應用研究,並與楊英風創作了一系列的雷射版畫,也為之後雷射與雕塑的光效結合,扎下了基礎。(圖為楊英風與楊奉琛於台北市水晶大廈進行雷射實驗)(大漢雷射研究社。由左至右起為楊英風、楊奉琛、馬志欽和胡錦標)其間,楊奉琛除了協助父親楊英風雷射實驗,也致力於執行雷射藝術之推廣與籌備作業。 (上圖由左至右,分別為謝其鑫、楊英風、楊奉琛在操作雷射機械)1981年8月,雷射推廣活動達到了一個高潮,各界人士紛紛出力,廣為推動,在圓山飯店與圓山天文台舉辦「中華民國第一屆國際雷射景觀大展」,邀請各國專家共襄此一盛舉。大展期間,不但展出雷射的多種用途,並舉行一系列專題演講、雷射音樂表演以及雷射皮影戲的試作。不僅在國內造成轟動,更引起了國際間廣大的迴響,交通部郵政總局也為此次大展發行世界第一套雷射景觀的紀念郵票。(時任總統嚴家淦參觀「大漢雷射景觀展」由楊英風、胡錦標、馬志欽、楊奉琛等成立的大漢雷射科藝術研究社所舉辦) (圖上為郵票、圖下為第一屆雷射景觀大展海報)(圖為楊英風作品「鳳凰來儀(二)」x Solid Light Culture Club)合作與期許:此次楊英風美術館與台灣雷射視覺藝術家張方禹的合作,正是對楊英風與楊奉琛遺留給台灣藝術界的寶貴遺產的延續。透過這場合作,我們將回顧雷射藝術的歷史,將實驗精神傳承給新一代的藝術家,並以當代新媒體藝術的工具與美學重新詮釋雷射和雕塑的關係。這是一場跨越四十年時空的藝術對話,將楊英風的理念與當代藝術結合,打開雷射藝術的新局面。